最新下载
热门教程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《爱弥儿》读书心得
时间:2022-06-30 23:03:17 编辑:袖梨 来源:一聚教程网
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。他认为,人生来是自由、平等的;在自然状态下,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,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,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、特权和奴役现象,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。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,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"自然教育",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"新人"。
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,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,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,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,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,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,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。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,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、平等、博爱的教育,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,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,保持自然的习惯。
全书以作者假想的爱弥儿的成长为主线,共分为五卷。第一卷是婴儿期,主要论述了对两岁前的婴儿如何进行教育,使儿童自然发展;第二卷是儿童期,主要论述了对二岁到十二岁儿童的身体训练、感官训练及消极教育;第三卷是少年期,主要论述了对十二岁到十五岁少年的智育教育;第四卷是青年期,对十五岁到二十岁青年的德育教育;第五卷论述了女子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。文中的主人公有“我”、“爱弥儿”、“苏菲”。“我”,即作者卢梭,他是爱弥儿的唯一老师,也是他的创造者。他主张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,根据自然地秩序,把爱弥儿培养成一个自由,博爱,自食其力,充满智慧和仁慈的青年,在爱弥儿结婚生子之后,他完成了他的教育任务,功成则身退。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“自然人”,他在“我”的培养下,体格健壮,朴实无华,心地善良,判断力和审美能力都极佳,最后和苏菲结为伉俪,并主动承担起培养下一代,即“小爱弥儿”的重任。“苏菲”,爱弥儿的妻子,和爱弥儿一样,也是一个由作者创造出来的“自然人”,她善良,敏感,聪明,稳重,在“我”的安排下,与爱弥儿相识相爱,最后“有情人终成眷属”。
读了卢梭的《爱弥儿》,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亚那句话的含义,"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,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象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。"所以,如果我们想踏入教师这个行业,就要看看卢梭的《爱弥儿》。
卢梭的《爱弥儿》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人觉得蕴含深刻的哲理。"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,都是好的,而到了人的手里,就全变坏了。"这句话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。
我不得不佩服卢梭,因为他在《爱弥儿》里主要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,主张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,顺应儿童的本性,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。卢梭指出:“每一个年龄,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都有其自身的完美,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”,“在万物的秩序中,人类有它的地位;在人生的秩序中,童年有它的地位;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,把孩子看作孩子”。每个家长都是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。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,一句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,就使许多家长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时便考虑其教育问题。孩子三四岁就被送进幼儿园,周末家长还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、特长班。殊不知,孩子弱小的身体和心理正在承受着巨大的负担。很多孩子也对此表示出他们的不满和厌烦,有的还会疏远父母。但很多家长都认为:现在让孩子受点苦,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竞争优势,将来能够出人头地,孩子现在还小,也许不能理解父母,但将来一定会感激我们的。许多父母就是因为这种“远虑”而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,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。也因为这种教育,许多“小大人”、“小神童”出现了。大家都喜欢这种孩子,却不知他们就是卢梭作品中那“早熟的果实”。在现实社会中,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让儿童任性发展。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桥梁,把儿童引向社会。培养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,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。
我深深的感受到,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无形地影响他的一生,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。所以"孟母三迁"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。而我觉得家长在培育子女的过程中,不要依从孩子要求什么就给什么,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。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经受挫折,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。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,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,永远不会独立成长。
卢梭在书中为老师提了一些要求:“一个好老师做根本的品质就是,他绝不是一个可以被互用的人,有些职业是如此的高尚,以至一个人如果是为了价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,那么表明他们不配从事这些职业,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。”
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,选择了教师这一行,就是选择了奉献,选择了付出,教师是园丁,孩子是花朵,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。